核心提示:我对方向盘向两边打到底的幅度大小偏差,略称为“两向盘幅偏差”, 这是百度不到的。目的是为方便描述,全文引用。我没有编造专业名词的主观故意,更没有冒充专家的企图。记得我的提车帖子中提到过“两向盘幅偏差”,现在已经自己动手解决,很简单,就没有实时拍照记录。不过好在我处理老A3的两向盘幅偏差时...
我对方向盘向两边打到底的幅度大小偏差,略称为“两向盘幅偏差”, 这是百度不到的。目的是为方便描述,全文引用。我没有编造专业名词的主观故意,更没有冒充专家的企图。记得我的提车帖子中提到过“两向盘幅偏差”,现在已经自己动手解决,很简单,就没有实时拍照记录。不过好在我处理老A3的两向盘幅偏差时,做过记录。现在作贴发出来,以便具有基本动手能力的广大车友借鉴。
这里来讲两向盘幅偏差的现象、影响、原因以及调整操作,都是以车辆四轮定位数据正常、方向盘无偏角为前提。联系某些不正常的定位数据及其他情况,就不在这里说了。
有时候会发现方向盘向左打到底,和向右打到底的幅度不一样。有的向左能超到一又八分之三圈,而向右只能接近一又八分之二圈(见照片)。
行车过程中,能感觉得到向一边打方向较省力,而向另一边稍显费力。同样的速度过同样弧度的弯,左转和右转所感受的方向反馈力度也不一样。转弯后程,方向盘回正力也不一样。还有就是,转弯过同样的坎,有一个方向会发生底盘异响(或轻微),而另一个方向则不会。这多半是两向盘幅偏差的表现。并且,久而久之,某一侧的转向拉杆内球头会加剧磨损,形成松旷,等等。
如果你的车两向盘幅偏差较大,那不妨来看一下转向拉杆。把车方向盘向一侧打到底,露 出另一侧的转向拉杆,蹲身侧脸就可以看见。看的重点是转向拉杆上露 出的前束调节螺纹。当然,光看是记不住的。用一片方的小白纸片,齐拉杆的锁紧螺母面,把螺纹拓下来(见照片)。另一侧也同样操作。接下来,得到两张小纸片上的螺纹印子,是比对的依据。假如两侧的螺纹相差在1个左右,那是没问题的。如果两侧的螺纹相差在2个左右及以上,那就是不正常的,接下来要作调整。
在所有四轮定位数据正常、方向盘无偏角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额认为是转向管柱下万向节与方向机输入轴的装配错齿导致。所以,要解决问题,必须纠正错齿。
纠正错齿,这是关键。无非就是拆开万向节和输入轴对齿重装。额来说下注意点。
1、把方向盘转动,到下面万向节锁紧螺栓方便拆装的位置,拔 出钥匙。为的是锁定方向盘,以免单人操作时,拔 出万向节后方向盘任意转动不好定位、甚至拉断游丝。
2、用13#闭口扳手拆万向节锁紧螺栓更顺手。拆松以后,握住万向节用力晃动并向上拉出。
3、调齿方向:如果右侧拉杆外露螺纹多,就向右(即顺时针)转动万向节。反之,即向左(即逆时针)。
4、调齿数量:如果两侧的螺纹相差在2个左右,刚好调1个齿,达到3个以上到4个就2个齿。一般是调1个齿,管2个左右的螺纹差。
5、单人可以操作,但最好用记号笔在万向节与输入轴的装配面上先做好记号,再操作。松开万向节后,插钥匙,再缓 慢转动方向盘(万向节)。
接下来,重新装回万向节即可。额建议,两人操作最好,配合的人只要坐在副驾位上帮忙慢转下方向盘。
随后,如果你马上开车上路,肯定会发现方向盘有偏角了。因为接下来的文字你没看,没做下面的调整。记住,最后的目的,是消除偏大的外露拉杆螺纹相差数。这步(其实是调整单独前束)没做,方向盘肯定有偏角。
这一步就是调整拉杆。首先,根据上一步调齿的方向和数量,来调整拉杆,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原先向右(即顺时针)调了1个齿,那么就是把左侧拉杆螺纹向外旋出三分之二圈,而把右侧拉杆螺纹向内旋进三分之二圈。反之亦然,依次类推。随后操作。
1、把车方向盘向任意一侧打到底,露 出另一侧的转向拉杆。
2、用21#的开口扳手拧松拉杆锁紧螺母(注意开始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害拉杆外球头),然后用手旋螺母至合适位置。
3、用13#开口扳手扳动拉杆旋转,至设定位置。拉杆是六棱面,每转一个棱面就是六分之一圈,建议一个棱面转完再转下一个,记好所转的棱面数。
4、上紧拉杆锁紧螺母,并把外球头扳至中间位。另一侧拉杆调节按照以上步骤即可。
这里的所有调整操作完成以后,不会改变总前束值。如果以后行车发现有少量方向偏角,可直接调整拉杆完善下。
两向盘幅偏差,不是什么大毛病,仅是装配问题,但它会对操控品质打折扣,也会对相关部件产生不正常磨损。TB车,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不过对于TB车的装配要求和精度很能说明问题。
比较一下向左向右到底的方向盘幅度:
借我的老A3照片来说明:方向盘向一侧打到底,露 出另一侧的转向拉杆,蹲身侧脸就可以看见。注意照片中的工具,21#开口扳手和13#开口+闭口扳手各一。
用一片方的小白纸片,齐拉杆的锁紧螺母面,把螺纹拓下来,两边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