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按惯例,买了新车要写个新车作业我发现我每次买车最终的选择和最初的方向总是离题万里。经过几个月的各种纠结,看了一堆各种车之后,突然决定下手撼路者,总算是意外地圆了我多年以来对非承载车身、全时四驱的梦想。能选中这个车首先要感谢夫人的审美眼光,她觉得这个车还挺耐看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她虽然对车完全不懂,但...
按惯例,买了新车要写个新车作业
我发现我每次买车最终的选择和最初的方向总是离题万里。经过几个月的各种纠结,看了一堆各种车之后,突然决定下手撼路者,总算是意外地圆了我多年以来对非承载车身、全时四驱的梦想。能选中这个车首先要感谢夫人的审美眼光,她觉得这个车还挺耐看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她虽然对车完全不懂,但凡是她觉得好看的车,基本上都不差……以下是日常对话:
夫人:这个是途观哇,还是好看的哇,卖好多钱喃?
我:这叫途锐,途观他哥……
夫人:前面这个丰田的越野车看起多大气的,你是不是就喜欢的这种嘛?
我:陆巡我买不起……
夫人:他们老师开的那个车看起还可以,就是标志有个尖尖的那种
我:你说的是英菲尼迪吧,要不讴歌?反正我晓得你看到的不是奇瑞
达索曾经说过,一架优秀的飞机,其外观必然是非常优美的。同理,既然夫人觉得撼路者好看,那么说明撼路者这个车确实还是不错的。
回归正题
上一个车是13年买的GL8乞丐版,看过我上次新车作业的同学应该能发现,当时也考虑过普拉多和帕杰罗,最后认真梳理了最重要的需求,先解决主要问题(空间和公路上的舒适性),选择了性价比最 高的老款GL8。老八陪着小孩一点点长大,除了各种周边游,陪着我和家人去了青海、云南。特别是我在海南工作那两年,开着老八带着老人孩子走遍了全岛,吃了海口的早茶和文昌的椰子鸡,品尝了白沙绿茶和兴隆咖啡,观赏了五指山的银河和昌江的木棉花,踏了潭门港的礁盘和棋子湾的浅滩,看了山钦湾和石梅湾的蓝海,踩了清水湾和亚龙湾的白沙。老八是台很好开的车,乘坐舒适性也非常棒,但是老八已经太老了,底子基本上还是90年代的东西。另外老八的怀挡除了我家里其他人都不会用,利用的灵活性比较差。加上去年买了个小拖挂,想换个四驱的车来拖,所以从去年开始就在考虑换车。陆陆续续看了不少车,XC60、XT5、发运、途乐、帕杰罗、昂科威S、探险者、唐(混动),另外在网上看了坦克300、H9,亲戚还给我推荐了二手的普拉多。最后一次去看车是因为车友买了驭胜,又给我推荐母夜叉,这两个4S店在一起,所以看的时候顺便看了撼路者。最初一度想买个30万以内的城市SUV,但看了很多车都没有特别想买的冲动,最后阴差阳错找到撼路者,竟然特别符合我的需求。
选撼路者的理由
第一, 满足我多年以来对非承载车身、全时四驱的念想。
第二, 夫人觉得好看好开,乘坐舒适性也还满意。
第三, 各方面性能、配置综合不弱于托森差速器的普拉多,强于停产前分时四驱的普拉多。
第四, 20款换了2.3T发动机以后,几乎是目前能买到同价位车型最强国6发动机了
第五, 特别适合拖房车(官方提供的拖车杠能承受3吨的拖拽质量和300公斤下压力)
几个事前担心的问题
1.保值
先抛出观点,今后的车越来越谈不上保值。过去十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比较大的十年,特别是从工业化的角度,只要有中国人去制造的东西,都会很快降价。工业化意味着对二手商品的价值会有颠覆性的改变。过去工业品保值的原因是因为工业化程度很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拥有一件工业品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想想过去结婚的三大件),工业品有稀缺性。但是现在呢?技术在飞速迭代更新,新的产品更优秀、更便宜。除了个别特别小众、竞品少、产品更新迭代很慢的车,什么样的旧车还能一直保值?
另一个问题是对过去品牌形象、口碑的消费总有用完的一天,神车终归会回归他本身的价值。霸道、帕杰罗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竞品,因为先发优势形成了口碑。但是现在他们的产品力和竞品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也许桑塔纳的今天就是普拉多的明天。
所以,没有必要过分因保值率影响选择,除非打算用一两年就换车。
2.质量
关于质量网上确实有很多说法,我认为一是不能过分看网上的评价,只要不充值总会有很多负面消息,好多自媒体也只是人云亦云;二是小毛病可以接受,按网上的说法老八的小毛病也不算少,可我遇到的也就只有电动车窗不灵,也从未对我造成大的困扰;三是要对中国制造有信心,不要有固化观念认为日系的一定可靠性好,现在的比亚迪和10年前的比亚迪也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提车的时候请表哥(在丰田4S干了大约二十年,现在自己开修车厂)陪着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传说中左右缝隙不一样大的问题也没有。
3.多片离合器
我买这个车不是用来专门搞长时间恶劣路况越野的,多片离合器长时间使用过热的问题对我影响不大,何况途乐也是多片离合器,也没见有人说什么。总比普拉多换成分时四驱好吧?
车型和配置的选择
最初一度考虑低配(习惯了乞丐版,加上低配和中配确实价差比较大),不过考虑到这个车还是以家用为主,安全问题(低配气囊少)、天窗,最后还是选了豪华7座,加了科技包。从这两天使用的情况看,科技包确实能减轻开高速的负担,算是物有所值。
额外的改装
前面说了,要拖房车,网上看了很多拖车杠,最后还是选了官方提供的泰国产拖车杠,2450元。这款杠和之前用惯的款式差不多,2寸的快插方口,不用的时候用橡胶盖把方口遮起来。这款杠用料确实强于以前网上买的小厂的杠,配的拖车臂是实心的,承受300公斤下压力让我比较能放宽心。多说一句,有一款拖车杠是用四颗螺丝把钩子装在拖车杠上的,这种结构不适宜拖房车,因为下压力方向垂直于螺丝,容易把螺丝切断,我至少听说过两个车友这种结构的拖车杠给拉断了。4S装这个费了不少事,主要是要在原来的保险杠饰板上开口。我本以为4S有开口的模板,结果并没有,只能一边试一遍改,口开得很难看,只能自己去买个封口条遮盖一下。
本来想一并用官方的信 号线束,一直没货,只能在网上买了个拖凯特的专车专用对插线束先装上用着,不知道会不会烧保险。
另外就是请表哥帮我贴了个珠峰款式的车身拉花(纯白色车身会比较单 调),贴了个玻璃膜。
暂时就是以上这些。